163亿元!漯河市召陵区超八成支出投向民生

时间:2022-09-29 14:21:02 | 浏览:477

8月31日,记者在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召陵区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服务宗旨,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全力补短板、强弱项,聚力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统计显示,十年间

8月31日,记者在中共漯河市委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召陵区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服务宗旨,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程,全力补短板、强弱项,聚力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统计显示,十年间,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6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


“全区办成了一批惠及民生的实事好事。交通、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文旅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召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沈建伟在发布会上说。

浓墨重彩绘通途
“十年来,召陵区以‘追求卓越,敢于超越’的思想理念,实干兴业,接续奋斗,实现了交通事业大发展,群众为此走上了致富路、幸福路。”沈建伟说。

干线公路实现大跨越。累计投资2.4亿元改造升级国道、省道40公里,特别是将北环路升级为国道,彻底改变了全区没有一级公路的历史,有力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累计投资2.5亿元,新修改建农村公路全长338公里,全区自然村通硬化率达100%,成功创建了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省级示范区。

城市路网更加完善。累计投入近8亿元,新修城区道路23条38公里,形成了“十横十三纵”的路网框架,城市交通“四通八达”。

道路运输综合服务能力极大提升。近年来,全区公路环境日益改善,通班车率日益提升。最近又开通了漯河车站-老窝镇下提于村、漯河车站-万金镇卸载村等2条城乡公交客运班线,同时还延伸调整4条客运线路,及时解决了剩余44个村庄约8万余人的就近乘车问题。目前全区农村通客车里程达到389公里,各镇、建制村通班车率均达100%,实现了“出门见路,抬脚上车”的工作目标。

教育事业发生非凡变化
“全区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沈建伟说,十年来,全区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确保了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先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102个;城区陆续新建了区实验中学、许慎中学等一大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累计增加学位1.6万余个,“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2022年,全区幼儿园达到101所,在园幼儿14000余人,其中公办园学位7181个,占比达到5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70所,在校生60607人,入学率达到100%,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达到95%以上,召陵区获得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荣誉称号;目前,全区共有高中3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5%,比2012年提高5.5个百分点;投入4.5亿元占地185亩的中等专业学校正在规划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一流的中等专业学校。

文旅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十年来,我们全面提升了区文化馆、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建立了1100多人的文化人才队伍,业余文艺团队达到96个,建成城市字圣书苑6座、村级书屋166个,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沈建伟说,总投资1800多万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166个村、9个社区室内外健身场实现全覆盖,为城乡居民娱乐健体提供了活动场所。

十年来,召陵区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国家级汽车场地越野公开赛,先后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休闲观光园等10余个,有效推动了乡村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目前,全区总投资2.4亿元的区人民医院及传染病区和核酸检测实验室等项目已建成投用;总投资2.2亿元的区中医院项目即将建成投运。同时召陵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医疗集团,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极大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我们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目前全区共有镇敬老院4家、民办养老机构4家、区级特困供养中心1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所、农村幸福院151个,已构建起了多层级、互补型的养老设施格局。”沈建伟说,全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每人每月185元和90元,分别提高到了现在的630元和420元。脱贫攻坚期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补差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258元,保障标准位居全市第一。

十年来,全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1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资金3.2亿元,扶持2700多人实现创业;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4万人次。扎实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训持证人员1.2万人次。

2022年,全区医疗保险扩面参保人数达到41万余人,与10年前相比增长9倍多。目前辖区参保群众已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与城乡居民和原新农合合并前相比提高10%。同时,积极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目前辖区参保群众已真正实现了“一码在手,报销无忧”的美好愿景。

沈建伟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召陵区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为目标,竭尽全力把更多地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增进福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相关资讯

覆盖29个社区,虎门今年拟实施47个“民生微实事”项目

日前,虎门镇公共服务办召开“民生大莞家”联席会议,虎门镇副镇长黄炜琴、“民生大莞家”专项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出席会议。截至目前,虎门镇公共服务办收到符合政策规定的。会议介绍了2022年“民生微实事”项目征集情况和2021年“民生微心愿”项目情况。

文明在行动②丨惠民生做实事,蓬江以民为本深化文明创建

2019年以来,蓬江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形成文明实践“四级联创”大格局;创文常态化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市民素质发生显著变化。为展现蓬江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争创一流,南方+蓬江频道联合蓬江区委宣

漯河一季度GDP达461.7亿元,同比增长5.8%

今年一季度,漯河市经济稳定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4月23日,漯河市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度一季度漯河市主要经济指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461.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

漯河: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 卢松 通讯员 李鹏飞)最近,漯河市校地、校企合作成果丰硕,高端科研力量加速汇聚:漯河市政府分别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进行产业创新合作“云签约”,提升食品产业创新水平;漯河市郾城区同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

最高年薪80万!漯河发布“招贤榜”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一贯低调的漯河,这次不低调了!各路“英雄好汉”,看过来!漯河放大招啦!高!薪!聘!大!咖!年底薪分别为:30万!60万!80万!心动了吗?你有能力,我有舞台!高薪就等你来!▼漯河市市场化选聘市属投融资公司高级经营管

漯河:高速路上停车不到5秒,撞击惨烈……

高速公路上车速快在高速公路停车、倒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8月12日凌晨1时34分许,丁某驾驶车牌号为吉AY8***的重型半挂车,行驶至京珠高速公路(漯河段)上行805公里(漯河南站下站口)处时,由于丁某对路况不熟悉,便将车观望,被后

快讯!漯河市郾城区新任命一位副区长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郭艺文8月26日,漯河市郾城区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会议由郾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喜民主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培芬、郑建立、钮贺军、吴新顺及人大常委会委员出席会议。郾城区政府副区长卢丽琴,

漯河郾城深化改革优秀成果巡展|深化改革百业兴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仵树大 通讯员 张帆 张星近日,一位连续咳嗽、咯痰三个月的患者到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卫生院就诊。由于久治不愈,该卫生院向“郾城区医共体智慧分级影像平台”上传了患者的胸部DR影像资料。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

端牢中国饭碗的"郾城答卷"——漯河市郾城区"百年荣光 行走郾城 "之现代农业篇

文、图/王中山 张帆五月的沙澧大地,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一片丰收景象。5月19日,由漯河市郾城区委宣传部、郾城区文联组织开展的"百年荣光 行走郾城 "活动,邀请部分媒体记者、摄影家爱好者、文学和艺术工作者,对郾城区现代农业观摩考察。漯河

“三清三建”!漯河市召陵区精准监督助推乡村振兴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仵树大 通讯员 王振奎“现在呀,道路变宽了,村里变干净了,环境越来越好了,住着心里可舒坦了。”近日,记者来到召陵区召陵镇黄庄村,只见三五成群的村民在太阳下晒暖儿、聊天,谈起村容村貌的变化,大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据该村党支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攀登珠峰资讯网c语言中文官网钓鱼野钓网泰国旅游网今日唐山老白干酒股票网青岛旅游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今日驻马店今日威海李宁股票资讯网钦州新闻头条网今日池州宝宝起名字今日合肥宁波新闻头条网东方生物股票长沙交友相亲网万科A股美的集团A股会展活动网高姓兔宝宝取名网今日吕梁郑姓兔宝宝起名孙氏起名字大全梅州今日新闻网上海新闻资讯网云南旅游网交换人生电影网U盘装机学习网
漯河新闻头条网-漯河新闻头条最新消息,漯河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国家食品名城、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河南省漯河市特产漯河麻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漯河新闻头条网 jinwei.net.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