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4:16:47 | 浏览:36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卢松通讯员潘泽豫王永强
11月3日,记者从漯河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召陵区专场了解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漯河市召陵区坚持需求引领、问题导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访民情民意、办实事好事、展担当作为”为主线,“三问于民”大走访大调研为支点,“七个结合”为抓手,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民生实事。
坚持“三问于民”,确保民意零距离。结合分包联系点,召陵区县级干部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蹲点调研264次,形成调研报告31篇。各单位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民意调查,累积走访调研1391次。其中,天桥街道成立了6个“天天敲门组”,走街串巷、进家入户、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梳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突出“七个结合”,以行促学见成效。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召陵区通过与民生实事办理相结合、与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相结合、与开展“双承诺”和“双报到”“双结对”活动相结合、与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工作相结合、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推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60名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
召陵区残联出台《2021年召陵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按照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残疾儿童救助范围为0-6岁,召陵区对具有该区户籍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年龄扩大至10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年龄扩大至14岁,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年龄扩大至17岁,目前已对全区160名残疾儿童实施了康复救助。
“家门口”上好学校
召陵区教育局完成了10个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完成3个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建设项目,一个项目在建。完成7个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新建项目,维修了召陵一中、老窝果园小学、老窝双杨小学三个受灾学校。新建了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召陵中学,建设面积约4万平米,规划48个班,2021年秋季已招收小学一年级5班,共225人;初中七年级4班,共200人。
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便民利民
召陵区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开展网上立案、自助立案,满足群众司法需求。改造诉讼服务大厅,配置网上立案、缴费自助终端、自助查询机、起诉格式拷贝终端机、诉讼引导服务终端机、配备专业导诉员。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院通过微法院立案7773件、网上缴费4022笔,缴费金额735.36万元,电子送达19559次,12368热线接听720余次。设立了5个调解工作室,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共接收调解案件2667件,调解结束2626件,调解成功1569件,在线音视频调解1499件。
“法援惠民生”解决基层困难事
召陵区司法局开展“法援惠民生”活动,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成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 军地联动促和谐”活动。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共建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防疫相关政策,对农民工、军人军属、低保人群等特殊困难人群做到免经济状况审查并放宽法律援助受援标准。积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作用,做好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引导,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96起,解答法律咨询3286起,组织各类宣传活动16次。
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召陵区人社局抽调单位涉企业务骨干,组建惠企政策宣讲团走访企业,宣传稳岗惠企政策,为企业提供岗位信息、人才招引、技能培训和小额信贷等服务。通过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持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保费率,组织企业开展“以工代训”等措施稳定企业岗位。对一些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今年以来,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残疾人和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0余人,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同时,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就业服务台账,促进高校毕业就业创业。对实名登记的应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给予3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给予5000元的创业(开业)补贴,可以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城镇底保家庭、经县级工会认证的困难职工家庭、残疾人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中的大学生和在校享受助学贷款的大学生,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
编辑:漯分
9月22日河南的省实验室队列迎来两位新成员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和中原食品实验室咱们漯河人期盼已久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揭牌了中原食品实验室:漯河市主导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由漯河市主导建设,坐落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
根据我市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为持续开展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9月13日至9月16日,市纪委监委、市创文办组织人员,通过实地查看和市智慧域平台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23个重点路口的“文明交通示范岗”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督查。有
沙澧河风光。张松涛摄□本报记者 卢松风起沙澧,十年巨变。漯河,因改革开放而生。作为曾经的内陆特区,漯河以“拓荒牛”的精神和“排头兵”的担当,在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勇立潮头、开拓进取,取得了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来源:大象联播郾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郾城区新增3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4月11日,郾城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新增3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后经复核阳性,当日均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病例3:系病例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河南漯河市源汇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12月16日发布通告,协查通报显示,安徽省宿州市1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潘某某现在漯河市源汇区居住工作。接到协查信息后,源汇区迅速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密切接触者潘某某目前已经在
来源:大河网郾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郾城区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4月21日0时-24时,我区在对隔离管控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病例19:系病例11和病例12的侄子,居住地为郾城区淞江街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石桂林 通讯员 张星 张煜晗 游珊珊“我们公司针对天鹅湖小区居民保供工作,开启‘双汇爱拼团’线上商城,建立10个企业微信群,及时了解群众所需,先后推出蔬菜88折、肉品特惠价、组合商品、下单送礼品等一系列暖心活动。”天鹅湖小
4月6日,漯河市源汇区举行第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集中开工仪式暨伟光汇通集团漯湾古镇二期项目奠基仪式,作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本次共集中开工8个投资额度大、项目业态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12月28日,中共漯河市源汇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会召开,等额表决通过源汇区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市政府副市长、区委书记王继周,史一鸣、刘剑、蒋峥、李书旺、许绍伟、王晓辉、石红伟、吕峥、李纪、高鹏等区委委员和候补委员参加。市政
生活中除了琐碎的吃穿住行,还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品味,否则就少了很多的色彩,缺少了很多美好及发现美好的未来,在如今的社会,不少人为生活奔波,累是一天后最好的告白,所以,有时候我们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或者自己为自己创造乐趣。 在我们大漯河,